LH-800A型紫外线气体分析仪 特点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算法 光源采用脉冲氙灯,寿命达10年 无光学运动部件 模块化设计 信息数字化处理 测量输出线性表达 多种状态信号输出:声、光、画面、继电器、通讯信息 在同一条件下,可以与测量不同对象的气体浓度组合成一台仪器,较多四组份 。 应用领域 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分析SO2、NO、NO2、O2) 脱硫工艺监测(分析SO2、O2) 脱硝工艺监测(分析NO、NO2、NH3、O2) 垃圾焚烧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分析SO2、NO、NO2、O2) 氯碱厂PVC 工艺及钛生产工艺微量Cl2 分析(分析Cl2) 硫磺回收工艺气体分析(分析SO2、H2S) 天然气净化工艺气体分析(分析微量H2S) 煤化工分析(分析CH3I) 大气在线监测(分析SO2、NO2、O3)等 工作原理 紫外吸收光谱 电磁辐射(光)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光谱检测技术的基础,目前已经发展出红外吸收光谱、近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检测技术。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技术的基础是,紫外光与分子相互作用时被分子吸收导致光能的变化,由于不同分子内部电子能级的跃迁能量和几率的不同,使得不同分子具有特征吸收光谱,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是分子在紫外波段吸收能力的定量描述。通常用吸收截面来描述单位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 典型气体吸收截面 通过吸收光谱可分析分子浓度,其测量原理就是Beer-Lambert 定律: I(λ) = I0 (λ) exp( - L * σ(λ) * X) 式中, I0(λ)表示波长为λ的光的入射光强,I(λ)表示紫外光穿过浓度为X 和光程为 L 的待测气体后的光强,σ(λ)为气体的吸收截面,L * σ(λ) * X 称为光学密度。 DOAS 技术 DOAS(差分吸收光谱)是一种利用气体分子的吸收光谱高精度计算气体浓度的技术,由德国Heidelberg 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的Ulrich Platt 教授首先提出。 DOAS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待测分子的窄带吸收特性来鉴别分子,并根据窄带吸收强度反演出分子的浓度。将分子的吸收截面看成是两部分的叠加,其一是随波长缓慢变化的部分,构成光谱的宽带结构,其二是随波长快速变化的部分,构成光谱的窄带精细结构,如下式: σi (λ)=σi 0 (λ)+σi r(λ) 其中σi (λ)是分子的吸收截面,σi 0 (λ)是吸收截面随波长缓慢变化的部分,σi r(λ)是吸收截面随波长急剧变化的部分。DOAS 方法的原理就是在吸收光谱中剔除光强随波长缓慢变化的部分,而只留下随波长快速变化的部分,然后用快速变化部分去反演气体的浓度,从而可以避免因为光源温漂或衰减、粉尘干扰、其他气体干扰等因素引起的测量值波动和漂移。 光学技术平台 分析仪采用如下光学技术平台来获得紫外吸收光谱,该技术平台由光源、气体室、光纤和光谱仪(含光阑、全息光栅、线阵检测器)等光学组件构成,如图: 分析仪光学流路图 光源发出的紫外可见光经光学视窗进入气体室,被流经气体室的被测样气所吸收,携带被测样气吸收信息的光经透镜汇聚后耦入光纤,经光纤传输送入光谱仪进行分光、采样,得到气体的吸收光谱。 通过对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气体中相关组分的浓度。 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SO2:0~50PPm;0~300PPm;0~3000PPm及以上; 0~500~3000PPm (双量程)(可选配,可定制) NOx:同上 O2:0~25% 精 度: ≤±1%F.S; 稳 定 性:零点漂移≤±1%F.S/7d; 量程漂移≤±1%F.S/7d; 样气流量:1.5L/min±0.5L/min 响应时间:T90≤20秒(气体直接通过气室时); 气室压力: ≤20Kpa; 触点容量:120VAC, 1A 24VDC, 1A; 输出信号:4~20mA或0~10mA DC可选; 预热时间:≤ 30min 工作环境:温度:-5℃~+45℃; 湿度:≤90%RH; 工作电源:220VAC±10%,50Hz±5%; 外形尺寸:19寸*3U*360mm 19寸*4U*360mm 西安绿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所拥有的仪器仪表以及成套分析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环保行业常规CEMS在线监测、**低CEMS在线监测、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厂界园区VOCs在线监测、小型化TVOC在线监测、微型空气质量站AQI在线监测、扬尘噪声在线监测、冶金过程分析在线监测、煤焦化过程气体在线监测、水泥行业在线监测、炉气在线监测、化工过程气在线监测以及空分过程气在线监测。在线分析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维护量小、智能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得到用户的一直**。